升學輔導

 【 教學經驗分享】

李春美老師@分享    
◎偏差行為輔導   ◎放下身段與孩子成長 ◎ 導師的叮嚀

雖然已有多年的帶班經驗,奈何自己一向是個緊張大師,在懷著志忑不安的心情下接下了新班。事實證明自己是多慮了,這個班級非但沒有增添我困擾,甚至給我前所未有的勝任愉快的感覺。在沒有刻意的要求下,資一丙於各方面都有很不錯的表現,導師的我在慶幸之餘,不免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是個成功的引航人。

我總認為自己是個很有責任感、有愛心、有熱忱的老師,同時也是個寬容而不嚴苛的老師,所以我的學生應該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,相對的我也能博得每個學生的敬重;可是事實不然。我察覺到有少數幾個學生不法接受我的管教,甚至全然抹煞了我的關懷 。 一向把學生的反應視為指標的我,因此沮喪到極點。 為了探究原因,我栖栖惶惶地求助於輔導室。

經由一連串的轉介、諮商,浮出檯面的真相是那麼的令人難堪:我自以為坦誠直言,竟被認為是言辭尖銳;自認為關心你才會要求你的使命感,卻急切得令人抗拒逃避。怎麼可能呢?視學生如子女而期許的我怎會犯了如此嚴重的錯誤呢?此時的我有怨也有悔,怨的是輔導老師你不懂我的心;悔的是我付出了那麼多,他們卻沒有感動過,經過了幾番天人交戰後,我接受了這殘酷的事實─我的確太直接、太急切,也太在乎了。緊接著是我全然的否定自己,懷疑自己的教育理念、管教方法,幾乎已到六神無主的地步。幸好我的好友林及時的點化我 , 加上輔導室老師不斷的為我打氣,才重建起我的信心,也明確的讓我知道爾後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步伐。

每一位導師都秉持著「為你好」的信念來管教學生,此外也抱持著期許的心,期待著回饋─一顆感念的心。然而一個妥協性差、執拗的學生,他根本不認同你時,你又如何能讓他相信導師的出發點是「利他」的?當然更別奢想有一顆感念的心了。 此時如果導師能有多一點的同理心,給自己和學生多一點時間,不急求於短時的成效,誤解、衝突不就化為烏有?又何至於把學生和自己傷得體無完膚呢?

由這件事中,使我深切體認到教育不僅是一種職責,也是一種智慧的表徵;它不僅幫助學生的成長,同時也幫助了老師的成長,那怕是挾帶著威力十足的衝擊力,但絕對是值得的。